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思政 >> 教师风采

白桦泛崇光 倾心为育人——记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白崇


2021年9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度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本科)获奖名单,我校优秀教师白崇名列其中。

已有十五年教龄的白崇老师致力于教学研究,课上他旁征博引、提纲挈领;课外他潜心治学,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他而言,无论身处何地,教书育人的本质都不会改变。他如高洁笔直的白桦树,向光而生,尽职尽责,在教师的岗位上为学生遮风挡雨、无怨无悔。

“教学是以人为本  逐渐优化的过程”

白崇老师认为,名师奖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整个教师群体的号召。它鼓励广大教师们投入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学时效,把课上好。

如何才能把课上好?白崇老师认为没有什么很特别的诀窍,“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内容和框架,即思考教学”。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有什么价值?哪些东西对学生的成长有用?哪些知识对他们整体学习框架的构建有帮助?这些都是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好好把握的方面。“要了解学生、了解时代。我的课程都是很古典的,甚至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有些内容就是放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来看,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老师需要把古代的东西和当今的时代相结合,提取内核、勾勒框架与历史的轮廓,引导学生去不断调整看待事物的视角。”

在白崇老师看来,教学是一个逐渐优化、自我完善的过程,必须投入心血,才能逐渐看到一个完好的结果。每一次课堂结束之后,他都会进行总结和复盘,自己给自己挑毛病。虽然教学的重复性较高,有时难免显得枯燥,但因为不断复盘,教学总能被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会去思考,怎样会更有趣,这样教学可行吗?下一次课堂能否更好?”白崇老师这样说。除了日常的教学反思,他也经常与同事探讨古典文学的现代价值,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对学习的兴趣。正因为白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将“以人为本”贯穿于教学中,让学生们能理解、有启发,在改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能提高思维能力,因此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他把学生当朋友,也经常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学生们都十分喜欢他。

从“作家梦”到“学者梦”

与现在的教师身份不同,大学时期的白崇老师怀有一个“作家梦”。大学时校内文学创作氛围十分浓厚,他经常在师长的带领下,到学校后山寻访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先生的衣冠冢,白老师笑谈,大家其实是希望能沾点大文学家的文气,“在学校当时的学风和环境影响下,大家都想成为作家,身边很多人在进行文学创作,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文学创作圈子。我当时对文学创作也感兴趣,所以也自然而然产生了成为作家的梦想”。

虽然“作家梦”最后没有实现,但白崇老师还是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他认为文学能让人们发现真善美,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闷甚至挫折。大学时代的白崇老师经常在图书馆里丰富自己的思想,充盈自己的灵魂。只要没有课,他就会到图书馆呆着,一呆就是一整天。他更多的是去阅读自己专业领域外的图书,“这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让我们思考的角度不拘泥于自己的专业,思考维度可以更全面”。大学四年里,白崇老师将图书馆里感兴趣的藏书都阅览了一遍,有的是精读,有的是大致浏览,还有的只是从书架里抽出来,看了看目录。每打开一本书,白崇老师都感觉自己仿佛被引领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许有些书自己未必能完全读懂,但开卷有益,有所涉猎总还是好的”。

大学时期的白崇老师喜欢读四大名著,特别是对其中人物和人性的探讨之深让他萌生了研究“人”这一元素在文学中的价值。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白崇老师选择魏晋南北朝文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回忆起做学术时的自己,他的语气充满了激动,“早期在做学术论文的时候,热爱文学的情怀还在,文章写得很漂亮,可读性还是蛮高的。虽然在现在看来当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略显幼稚,但当时能把学术论文写得有激情,还是难能可贵的”。在不断的读书、学习和导师的引导下,白崇老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间存在的共性,“作家梦”也慢慢变成了“学者梦”。

“做学术不是寂寞的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白崇老师看来,所读之书的数量增加了,理性的思考也会相应增多,个人思维的方向也会自然而然地向“做学问”倾斜,“由于大学时期我经常呆在在图书馆里,因此产生了很多想法,一些较为宏伟的学术念想开始萌芽,我也很想接着往深处探究”。与大多数人秉持“做学术是寂寞的”观点不同,白崇老师认为,做学问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非常有魅力。他提到:“也许对旁观者而言,做学问很枯燥、寂寞,但对当事人来说,它是与不同对象对话的一个过程。就我做的研究来说,它首先是和自己对话,接着是自己和古人对话,可能还可以和同道一起交流,我并不孤单。”

2017年白崇老师的学术专著《元嘉文学研究》出版发行。该书在厘清了元嘉文学发展内在机制等问题的同时,对其价值也进行了重新审视,为其他从事元嘉文学研究的同行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钻研然后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白崇在对该书的出版感到开心的同时,也认为该书还有许多需要精细和完善的地方。“这本书从我撰写博士论文到出版,前后一共10年的时间。学术界的思想更新换代很快,就现在看来,这本书的学术体例有点陈旧,虽观点稳妥,但创新意义还是较弱了一些。”

从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魏晋风度》的上线到专著《元嘉文学研究》的出版,再到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一路走来,白崇老师一直以“人”为核心,强调学术研究与教学两位一体,并最终服务于“人”。“我做这些课题的意图,也是希望通过对古典的研究,为我们当今人的行为和思想,做有意义的补充,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探索。”通过“人”这个要素,白崇老师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相联系,成功将研究心得渗透进教学中。

十年树木,十载风雨。白崇老师教学认真,学术严谨,把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追求,“我还是会为学生们上课,我专业老师的身份,不会因为其他的东西发生任何改变,我为自己身为一位老师感到幸福。”现担任图书馆馆长的白崇老师笑着说。(黄玲 黄艺 王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