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思政 >> 教师风采

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叶孤舟话文学——访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本科)获得者项裕荣


如果学术界有江湖,那第十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本科)获得者项裕荣老师就是江湖上的游侠,乘一叶孤舟,闯学术天涯,守三尺讲台,潜心育桃李,执笔话文学。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是对高校老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成果的高度认可,而项裕荣认为,“‘名师奖’是锦上添花,也是水到渠成”。


做名师 更要做明师

项裕荣,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领域硕士点负责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曾任广东省本科高校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语文月刊》《教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过文学类专业教学研究的相关论文。

项裕荣与教书育人结缘于九十年代。他说,“做老师其实是一种偶然,也是顺应时局”。在他的少年时代,农村孩子可以走的路很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选择读师范专业,做老师,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项裕荣选择扎根乡镇,开启了为期六年的小学基础教育工作,同时自主学习,在职攻读南昌大学学士学位,随后考取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白天,他是认真敬业的小学老师,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夜晚,他便一头扎进书堆中,寒窗苦读,自学备考,六年间从未间断。这六年,项裕荣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自己的学生。回忆起这段往昔岁月,他说到:“这六年是一个奋斗前进的过程,它是我现在教学科研的一段基础性过程,也成为了我很重要的一个精神源泉。”后来,这段经历鼓励着项裕荣成功完成研究生学习,在杭州度过了一门心思做学问的五年。

2003年,项裕荣在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到我校就职。“从杭州来到广州,主要是因为广州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是一个很开明的城市”,项裕荣喜欢广州的包容,更喜欢广州人马不停蹄的生活,从此他便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马不停蹄。文科博士毕业后不少人会选择去科研所,“比起一直在科研所钻研学问,我更愿意跟学生们交流,上课对于我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项裕荣选择了入职高校。前几年,为了站稳大学讲台,项裕荣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备课,“科研讲究往一个领域里钻,要求钻得够深;但教书不同,教书讲究对教材的认识广,要求知识涉猎的范围够广”,于是他整日思考如何把课上好,“课后注重反思,结合课堂反馈与科研成果,不断对课堂进行调整,争取下一次能把课上得更好”。

从2003年任教至今,项裕荣凭借着幽默风趣、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的课堂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此次获奖,项裕荣收到许多祝贺。于他而言,这是对一位老师多年来教书育人、刻苦钻研的肯定,激励广大教师钻研教学。“名师奖”这一荣誉,并不意味着从此便可以照本宣科、高枕无忧了,“得了奖,你更要一如既往地钻研授课的方式,认真把日常的每一项工作做好”。“名师奖”不但是一种肯定,而且是一种督促,给予了他对于上好课这件事更大的责任感。


做学术就是挖矿

凡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项裕荣便是如此,数十年来甘坐冷板凳、锐意科研,硕果累累。项裕荣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分别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社科类规划项目、市厅级项目2项、3项;在《学术研究》《复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文史哲》《四川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江海学刊》《南昌大学学报》《浙江学刊》《学术论坛》《明清小说研究》等高级别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个别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成果《<水浒传>与禅宗丛林制度》获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项裕荣认为做学术如挖矿。一是体现在“挖”之久,“做学术不花几年很难有成果,你必须‘挖’得够久,在其中埋得够久,才可能收获新知,才能够上来透透气”。二是体现在“矿”之深,“做学术想要写出好文章,一是资料掌握要‘深’,文献阅读与调研成果必须比别人广、新;二是思想要‘深’,前人没想到的,你要想到,前人已经想到的,你要超越前人”。项裕荣也渴望能从容地“挖矿”,写出能让同行们都觉得特别有功力的文章,这就必须超越前人,更要超越自己,“把水烧到八九十度是很容易的,一鼓作气也能烧到一百度。但做学术不是烧开水,而是炼铁,必须要在高温下持续千锤百炼,才能成钢,才可能成为精品。”

项裕荣认为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都做好了,往往能够达到双赢。这种双赢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他说:“做学问是埋着头一个人看书,缺乏一种交流,容易‘人间烟火气’不足;但教书不同,课堂上我们学习文学、传授知识,把当下对文学、对生活的理解传递出去,与学生们一同探讨,对学术工作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其次,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能够提出一些角度不错的问题,在学术研究上也有一定参考价值,能够给我灵感。”

“教师应该重科研还是重教学”一直都是高校的热门话题。在项裕荣看来,“科研要和教学结合在一起,科研最好是完全为教学服务,因为科研成果就是从教学上‘长’出来的”。因此,项裕荣十分注重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平衡,“我所做的课题和思考,是为了让我的学术能够更好地为本科生教学服务。”他强调,“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在把课上好的前提下去做学术研究,才不会让自己得不偿失,这也是在对学生负责”。


文学让当代人不再孤独

回忆起爱上文学的瞬间,项裕荣娓娓道来。从前的教育环境不如现在,出生在农村的他,能够接触文学的机会并不多,对文学也没有完整的概念与认识,“当时上初三,学期末考完试,闲暇时翻阅家中的《唐诗三百首》,那一刹那我就沉浸在诗人所描述的画面里。坦白讲,那时我连‘意境’这个概念都没有,就觉得唐诗的画面感很强,能够把古代生活一下子拉到你的眼前”。

文学的魅力便是如此神奇,如今,文学对于项裕荣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安身立命的东西。作为一名资深的专业文学研究者,他可以用更专业的角度去解析文学的意境,“以《红楼梦》这类古典文学为代表,文学的意境就类似于全息文化投影,文学是传统社会最立体、最丰富的反映。传统社会离现代生活太遥远,我们总是难以真正去理解、去代入其中,而古典文学恰恰把古代场景、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以及更多的充满美感的事物投射到你的眼前,让这些事物与我们日常生活更紧密地交融到一起,从而体会其意境。”

项裕荣认为,文学是当代社会的必需品。“文学让当代人不再孤独”,他说,“人生在世,总需要经历痛苦与精神上的困惑,以古典文学为例,刚开始你可能觉得有这样的经历很煎熬,但是当你发现古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古人甚至经历得更多,但是古人显得更超脱,如此对比,现代人在精神上遇到的问题就能获得一定的疏导”。因此,他鼓励大家学习古典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摆脱精神世界的孤独与寂寞。

文学让项裕荣摆脱了精神上的孤独,而良师益友让他摆脱了现实生活中钻研文学的孤独。徐朔方先生是项裕荣的恩师,在文学道路上给予他极大的启发与帮助,徐先生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徐朔方先生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下,他的阅读习惯与教书方式均得到了改变,备课与写文章前,他会反复阅读原著,对读书笔记进行归类,针对任何理论观点都保持质疑……他也常常把与徐先生相处的故事带到课堂上来,让那些从徐先生身上学到的知识与精神品质得以代代相传。

项裕荣将文学的点点微光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位学生,无数微光汇聚,燃起璀璨的文学火炬。通过教书育人,他真诚地希望,文学的“火炬”能在热爱文学的青年人手中熠熠生辉。“要写出能够感动自己甚至更多人的好的作品,这不仅需要严谨、缜密的表述,更需要长时间形成的思考深度、维度”,他谈到,“我建议热爱文学的同学们都可以在学术上做一些研究,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期待大家在未来能创作出有一定文学价值的作品”。(作者:李思妍 罗彤 蓝妍颖)


关闭窗口